<新聞>台灣財部修訂,頻繁進口郵包與低報進口要課稅…

主婦碎碎念…

關稅不是罰金,也不是問題。跨國購物中,自己當進口人,關稅規定依定要知悉。只要按照規定走,聰明購物安心輕鬆購物,很多當地商品的平民價格,是購物的一大享受。

購物無國界,在網路發達後,網路購物已經算是國民運動,連德國也一樣,約65%德國民眾習慣上網購物。除了買特殊限量、稀有商品外,省錢是最大的動機。省錢不一定要違法,也能心安理得。

所以,主婦在報價過程都會再三提醒,包裹到達目的地,價值高於個人進口免稅額,都需要繳關稅。把可能的關稅計算入採購費用,划算才下單。

最近,這幾條新聞出來,我們真的鬆一口氣。堅持做正確的事有時壓力很大。常常在代購的過程,客人要求低報規避關稅,或者拆寄包裹避稅,把包裹弄醜一點。。。

有時候,客人收到包裹要繳交關稅,不爽,也來信罵我們怎麼可以讓他繳稅…或者責備主婦說,別的代購可以低報,你們怎麼不能做…唉…這…錯誤的事,不會因為別人做很多次/他們都這樣做,就會變正確。

每一個願意將商品寄送國際的德國商家,在購物條款中都註明,低報商品價值出口是違法的,他們不配合。 主婦上街雖然只是代購,但也有應負的責任,我們只做正確的事。

 

<新聞來源>

大紀元:  海外網購太頻繁 台財部取消免稅優惠/ 關務署透過郵包寄送次數稽核 如民眾將3千元以上商品拆成2件寄送 也會被海關「合併計算」以完稅價格課稅

聯合新聞網: 網購郵包進口 每月3次以上要課稅

蘋果日報: 寶網買逾3千元 就查稅 / 跨國網購常高價低報 逃漏罰5倍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台北國稅局: 2013/12/06  稅務新聞


 

 

Comments are closed.